"); //-->
其实排放模型,并不是生涩难懂的问题,首先我们准备好一台TBOX,比如无论是海康、华为、速锐得、博世、联电、LG、西门子都可以做到,在满足TBOX具备4G物联网+2路CAN支持远程升级控车,支持国四国五国六车型,带定位即可建设排放管理工况的模型。
在柴油汽车上满足多标准多协议:支持HJ1014、HJ1239、GB17691、GB32960技术标准,车型CAN协议支持SAEJ1939、ISO15765、ISO27145、ISO14230、ISO9141、ISO14229总线协议。
到目前为止,机动车模型模拟识别技术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基于统计回归的宏观模型、基于工况的微观模型和最终要建立的多尺度综合模型三个阶段。那么我们现在处于的是微观模型阶段,这个阶段下,为了使机动车排放管理模型更准确地估算实际机动车运行工况的排放因子,欧美研究者也开发了一些基于工况的模型来研究机动车行驶特征对排放的影响。
当下,主流的2种,有CMEM模型和IVE模型。
近些年,清华大学、计量局、环保局、中国汽车研究中心、重排控制管理室大多采用的模型为CMEM模型,该模型能计算出大量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车在不同行驶条件(如加速、减速、怠速、匀速)下每秒的尾气排放管理值和耗油量。由于技术水平不同的发动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尾气污染。因此CMEM模型根据发动机类型、燃料配送系统、排放控制措施、催化剂使用情况、排放认证标准、功率质量比及汽车总行驶里程等将机动车分为26类,其中正常排放的轻型机动车占12类,正常排放的卡车占9类,高排放的占5类。
CMEM是一种对尾气排放进行参数解析的模型,那么通过TBOX采集发动机工况,通过HJ1239协议,通过4G网络传输的管理平台,就可以建立起这套模型,它将排放过程分解为不同的过程,各个过程分别对应与发动机运行中与排放相关的物理现象,通过影响排放的结构参数和CAN总线报文构成的解析式表示出来。
在表达中,部分参数取决于发动机的技术类型、行驶情况、排放特征,CMEM模型从微观的角度对发动机在不同的驾驶模式(如怠速、加速、减速、匀速)时每秒尾气管排放的NO2、CO、CO2、HC和燃油消耗进行估算,从而得到单车及综合车队的排放因子。
CMEM在国内经过大量的验证工作,从16年到现在,与独立的排放测试结果相比较,总的说来,通过TBOX传输的数据具有很好的估算效果,这个也是国家、学校、科研研究出来的重大课题,对于碧水蓝天、绿水青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个模型也在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得到完善。这个模型结构由6个模块组成:发动机功率、发动机转速、空燃比、燃油消耗、发动机输出排放、催化剂通过率。模型核心是燃油消耗率来计算。
在TBOX数据中,都包括这些数据,为此,为了得到排放值,模型需要输入2组参数:
1、发动机运行情况,包括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时间序列,发动机编号、每一秒速度、加速度、道路坡度、空调开启状态(也可以用发动机负荷来计算)。
2、发动机技术参数变量,主要指测量的发动机排量、气缸数、整车质量、机动车惯性滑行功率、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最大功率、扭矩、最大扭矩发动机转速、最大功率时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怠速转速、变速器类型、空调负载等。
模型的输出是发动机的排放和燃料消耗。模型从微观角度对轻型发动机和综合车队在不同行驶模式时每一秒尾气排放的NO2、CO、CO2、HC和燃油消耗量进行计算。
由于CMEM模型是一种微观的排放模型,可以通通过固定的法定及技术参数和行驶工况数据直接得到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每一秒的排放因子,因此可以将模型和交通模型耦合起来,交通模型用以计算每一秒的行驶工况数据,将这个工况数据通过交通模型传输给环保管理平台,从而得到每辆车每一秒的排放情况。结合GPS位置及地图、地区,我们就可以通过云端精准地掌握车辆排放情况,有关的交通、交警、环保等执法部门就可以对排放超标的车型,进行管理、劝阻、维修、罚款。
此外,发动机排放模型还有MOBILE模型、COPERT模型、IVE模型、EMFAC模型等等,以后给大家说。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